美女图片、壁纸大全、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!手机端
欧派看图网>军事历史 > 1918年赴法勤工俭学大潮中,毛主席为留学做足准备,为何突然放弃

1918年赴法勤工俭学大潮中,毛主席为留学做足准备,为何突然放弃

查看:647 / 更新:2022-04-11 12:51

1919年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青年寻求救民救国的真理,大家奔着“输世界闻名于国内”的目标,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,这些年轻人是那个时代的“后浪”。留法勤工俭学早在1917年就掀起了高潮,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大实践。蔡和森、赵世炎、周恩来、李立三等先进青年纷纷奔赴法国,更便利地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。


能够赴法留学成为年轻人魂牵梦绕的期待,青年毛泽东也不例外。

1918年夏,青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,历经了5年的学习和实践如今得到了成果,原本应该高兴,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,他好像看上去确有一份闷闷不乐,这是为何呢?

他后来这样评价当时的自己:“对国家、对人生、对教育作何主张,均感茫然未定。”当时,南北军阀在两湖一带大打出手,北军占领了长沙后对湖南的教育事业摧残至极,广大学子甚至到了无学可求的地步。这样的环境让年轻人谋生都变得艰难,论抱负和理想更是遥不可及。

而就在毛主席十分苦闷的时候,他的恩师杨昌济托人从北京带来的消息,说北大校长蔡元培正在积极筹划着勤工俭学会,并建议毛泽东、蔡和森等人借此良机,去法国深造。

得知消息的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,蔡和森像是中了彩票大奖一样大声叫起来,毛泽东嘴角更是挂满了笑意,高兴地跳起来。但仔细一想,清华北大的那些凤毛麟角也都想要赴法留学,这样的好事怎么会落在他们的头上呢?


大家不放心,就派蔡和森先去北京打探一番,也向老师问个详细。蔡和森来到北京后,拜访了蔡元培了李石曾两位老师,终于把事情原委搞清楚了。过了几日,大家在急盼收到了蔡和森的来信。

信里讲,法国在一战中失去了大批青年,国家为了发展,急需一批劳工,他们就在东南亚和中国谋求一批劳力,来解燃眉之急,这件事就交给乔工局来办。蔡元培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想,“与其派些没有文化的工匠去,倒不如将此良机留给那些有志向的青年。”工匠去了,无非就是多一些外汇,但是知识青年去,大家就能借此深造,回来后成为国家栋梁。


所以在蔡元培等人的争取下,留下了一些名额给国内学子。大家听到后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。不过两日,毛泽东和张昆弟、萧子升等人结伴同行,一路风尘仆仆飞地抵达北京。虽然大家身上没带多少钱,但是心中有着共同的理想,就都不是问题。

正当大家沉迷于留法的美梦时,有一个晴天霹雳下来了,由于越来越多青年人都纷纷报名参加,随着人数增多,华法教育会便不再担负大家的一大笔费用,大家纷纷想着该如何筹集这笔费用。

最后,在毛泽东的带领下,大家找到了熊希龄等士绅,强烈要求他们把当年湖南乡绅们为修筑粤汉铁路筹集的钱拿出来,因为当时这笔钱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并没有用到正处,而是存放在北京的银行,如今就是利息也能资助大家去留学。经过毛泽东等人的一番说服,熊希龄决定给湘籍的赴法学生每人发400块钱,这笔留法的资金帮了大家大忙。


然而就当一切准备就绪时,毛泽东却告诉大家,他不准备出国了。此言一出,大家都惊讶地说不出话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按照萧瑜的说法,虽然当时大家已经减了一大批费用,但是还需要支付100大洋,这对毛泽东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如果把这个当做原因,显然是不成立的。

一是,根据毛主席自述,当时他的父亲已经有了近3000的资产。这样的条件在整个韶山都是数得上的,而蔡和森这样的穷困子弟就能够凑齐船票,毛泽东也不会只是因为凑不够100块钱就放弃去法国。

还有人提出他比起去法国,更想去苏俄。但1918年的夏天,苏俄正在遭受四面进攻,整个国家危机四伏,根本也没有条件去招收留学生,而且结合当时的时局,北洋政府对苏俄十分敌视,所以要想去俄留学,是完全行不通的。


后来很多学者的研究更倾向于萧三的说法,就是:“他认为把时间花在国内,会比留洋更为有益。”但也有人提出,那既然如此,为何不留在长沙干这件事,还为了能够赴法做这么多努力呢?

其实在《毛泽东传》中就能发现其中缘由。当年九月,毛泽东请杨昌济为自己找份工作。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北大图书馆,而这份差事的出现,让他感到十分犯难。一是,这份工作不是临时工;二是,由于图书馆需要坐班,肯定无法参加培训班。

经过了一番苦思冥想,他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,而这个选择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。第一,勤工俭学在法国,他们去了大多数只能上三流的学校,这自然是比不上北大;二是大家以劳工的身份赴法,学习的时间肯定大打折扣,而在北大图书馆,他可以尽情地享受读书的欢乐;第三,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,领导者们都去了法国,国内新民学会的发展会受到阻碍。所以经过全面的思考后,他决定留下来。


而他留在国内,就能够更好地研究中国的问题,这两者的说法是丝毫不冲突的。在陈独秀、李大钊等优秀的前辈们建设的思想阵地中学习、磨砺,对他而言,比留法更有价值。至此,毛主席当面没有留法的原因终于明晰。

上一篇:

后卫I作战持续半年,554架与114架,美军飞机损失数字双方各执一词

下一篇:

志愿军三面合围南朝鲜军,总攻前发现被美军调包,师长 照打不误

相关推荐

最新军事历史

标签大全